老司机谈经验:储粮通风三阶段作业法
适时利用自然低温空气进行通风降温是我国普遍应用的绿色保粮手段。通风降温大多在秋冬季节进行。但是你知道怎样通风既安全又经济吗?今天,我们聊一聊通风技术中的三阶段作业法。
何谓通风三阶段作业法?
通风三阶段作业法,即在粮堆降温过程中,根据秋冬季气温和粮堆温度的变化规律,充分发挥不同通风方式的特点,将其优化组合,把粮堆降温作业分解为三阶段实施。
三阶段降温特点
三阶段的时区划分
第一阶段,时间为10~11月。此时由于受到夏季气温的影响,粮堆平均温度较高,特别是经过上年冬季通风降温的隔年储存,外层、上层粮温偏高,中、下层粮温较低,上下温差较大,如推迟到气温过低时再通风,极易产生结露。而此时的平均气温与粮温相差不大,且昼夜温差明显,有利于针对粮温情况选择适合的通风时间。但此阶段气温仍然偏高,阶段降温目标以不低于15℃为宜,过低则不经济。由于通风时间提前,这一阶段的时间较为宽松,通风方式可以自然通风和排风扇微气流机械通风为主。
第二阶段,时间为12月。这一阶段气温已明显下降,尤其是夜间温度较低,并偶有低寒气流发生,此时可选择低温时间,对已经过第一阶段降温的粮堆继续进行通风降温。只要时间允许,通风方式仍可选用排气扇微气流通风,或用3kW混流风机通风。因12月份气温还未达最低,所以第二阶段目标温度以不低于10℃为宜。
第三阶段,时间为1~ 2月。每年此段时间气温低,是使粮堆降到最终目标温度的最佳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通风方式可以继续选择排风扇微气流通风和混流风机通风。根据气温情况,为了争取时间,也可以采用大功率风机通风。最终目标温度根据具体粮情、具体环境气温和保管条件确定。
注意事项
通风方式的选择:?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不使用电力,粮堆水分散失较少,十分经济。但是其降温速度较慢,降温时间较长。在上层粮温较高的情况下,提前采用自然通风降温,效益较为理想。采取自然通风,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当夜间气温较低、气温骤降或有风雨雪时,应适时关闭门窗,以防温差过大造成结露。?机械通风:目前粮库常用的通风机主要有三种:① 7.5kW离心风机(风量5730~ 10580m3/h、风压2500~ 1700Pa)。采用7.5kW离心风机通风,降温、降水速度较快,但单位电耗较高,粮食水分也多。除了处理高温、高水粮使用较多外,一般在冬季降温通风中选用较为谨慎。② 3kW混(斜)流风机(风量为7136~11993m3/h、风压为670~ 486Pa)。采用3kW混(斜)流风机通风,降温、降水速度次于7.5kW离心风机,而单位电耗是其30%~ 50%。所以采用该风机最为普遍。③ 0.55kW轴流风机(风量为8097m3/h、风压为156.1Pa)。此种微气流通风方式的降温、降水速度仅次于混流风机通风,但单位电耗仅为混流风机的50%左右。小功率风机微气流通风近年逐渐受到重视,并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粮堆结露的预防与处理:在通风过程中,第一阶段最易发生结露。这时由于夏季外温的影响,粮温偏高,一旦与低温空气接触,就容易产生结露。因此在操作时应格外谨慎。一是要严格按照通风技术规程选择通风时机与通风方式,防止结露发生;二是勤于检查,切不可麻痹、疏忽,尤其是粮堆高温区的外围部位,如粮面、粮堆底部、沿墙及门窗附近,要定期认真检查。如发生结露,要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三是要处理得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发生结露应采用连续通风至露水散失,对沿墙、墙角等结露部位可压埋导风管,加大局部通风量,提高露水散失速度。其中对粮面轻微结露的可结合翻动粮面处理;对局部轻微结露的,可采用投放石灰袋进行吸湿处理;对局部结露较为严重,已使粮食水分明显增高的,应及时通过揭层、深挖将潮粮取出进行晾晒、烘干等处理。为防止低温粮堆到高温季节结露,在通风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薄膜粮面密闭,密闭时要严格注意沿墙槽管、薄膜焊接等处是否严实,以防漏气造成结露。为保持最佳低温效果和预防结露,应在粮面做隔热处理。
害虫防治:在进行第一阶段通风作业时,由于气温较高,害虫仍较活跃,所以必须严格做好清消隔离工作,防止粮堆受到外部害虫感染。如果已受到感染,应根据粮温和气温情况,使用防虫磷或磷化铝等进行局部处理。
通风降温后的经济评估:秋冬季粮堆通风降温,不仅是为了保障储粮的安全,而且是要提高储粮的经济效益。在通风降温作业结束后,对其进行经济评估,是从经济角度衡量技术方案的优化程度。常用的指标有每吨粮降温1℃所耗电量、每吨粮降温总费用(其中包括降温全过程的电耗、人工、非合理失水及其他相关费用)。为使经济评估客观、真实,在通风降温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各项数据,并予以整理、分析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