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设秦创原平台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厚植创新沃土
来源:【人民日报】
深化机制改革,促进成果转化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沃土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问题,陕西省积极推广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举措。两年来,8.5万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1.8万余项存量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科研人员创办领办企业1232家,砺芯慧感、华晟复材、太合智能、天枢航空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发挥“小路演大平台”作用,分类举办重点产业链专场路演、高校院所专场路演、地市行专场路演,推动项目团队与企业、投融资机构精准对接,一大批高质量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三年来,全省常态化举办成果路演、校企对接等活动2000余场次,帮助路演项目获得融资超过40亿元,签订技术交易合同4.8万项、金额249.7亿元。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120.99亿元,是2020年的2.3倍,居全国第8位。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6.72%上升至2023年的12.20%。
“三项改革”以小切口为突破口,探索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也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改革探索的热情,形成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推进“三项改革”试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入选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
构建全域协同发展新布局
三年来,陕西省各类创新主体、服务机构通力合作,共筑秦创原建设的“四梁八柱”,营造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大生态”。
三年来,秦创原总窗口吸引落地科创类项目1073项,总投资4783亿元,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在秦创原落地科创平台,三一重工、创维等省外知名企业在秦创原布局科创项目,国中创投、凯辉基金、英诺天使基金等金融投资机构在秦创原设立分支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2020年的10.9倍、8.1倍、2.8倍,有力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
秦创原总窗口与陕西各市县共建6个“双向飞地”、25个协同创新基地,推动先进优质创新要素在全省有序流动。各地市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秦创原先行区或示范区,“一总多区”协同创新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加速推动关中科技赋能创新升级、陕北能源革命转型升级、陕南生态优先绿色升级。
2023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1.72%,较2020年增加3.33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连续两年稳步提升,居全国第7。西安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创新能力在2023年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位列第8。
数据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