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五开的店,还是姓刘的开了五家店?厦门这个渔村竟是因此得名……
翔安新店的刘五店
为何会叫“刘五店”
客官——
赏光进“店”了解下吧
图为刘五店村前的海。
刘五店是翔安区新店镇的传统渔村,近年来发展工业化室内养殖,成为我国鱼虾育苗的重要基地。图中海面的竹竿下,是用沙包过滤的“海底井”,众多引水管抽取优质海水供应育苗场。
刘五开了一家店
在还没村庄时,刘五店古街还是个大海湾,涨潮时涨到现在东界村的石塘自然村。东南有个小山头,西北有个虎空山,形成天然的避风港。附近许多渔民捕鱼会在此停靠,慢慢就形成一个买卖的场地。
相传一个叫刘五的人在东南小山头开了家店,为人正直,买卖公道,获得大家的认可。这地方慢慢地人气越聚越旺,于是出现了村落。
不过,有人说是姓刘的人开了五个店,刘五店首先是作为街市发展起来的。
始建于明代的龙腾宫,主祀保生大帝。
村庙龙腾宫的故事
从高处俯瞰老街。
从空中俯瞰,刘五店的老街就像一根扁担挑两头,左边是池塘,右边是大海。村在海中,海融村中。听闻一个地理师说刘五店是扁担穴,两边都发展,扁担就平衡。哈哈,权且听之。
龙腾宫门口的对联很贴切:“门前池接海养生变化龙腾,座后旗当鼓引动行空天马。”
老街与避风港。图左侧为刘五店狭窄的老街,环避风港而建。
繁华的码头和老街
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刘五店已经发展成规模了,设立海关、港口,五湖四海的人都来开店,据传已达上万人口。
民国时期,由于公路交通运输不方便,基本上都是靠水运,刘五店码头非常繁荣,商贾众多,政府还设立了公安局、海关、养生堂(就像现在的孤儿院)等机构。
刘五店海滨。右下角为斜坡式石砌突堤码头,左上角为现代滚装码头,海平线上的远景为厦门岛。
老街店面的后门面对避风港,可装卸货物。
这里文昌鱼曾经最多
小时候总是喜欢台风天,因为台风过后,几个小伙伴一起下港,可以捡到铜钱(方孔)、铜元(无孔)、碎玉片、铅块等等,足见刘五店当时的盛况。
小时候更喜欢去汕头尾(避风港的拦门沙)玩,那边的海沙洁白如雪,整条沙带浮在潮水上面。退潮时去抓一种跑得很快、背上的壳有个红十字架的小蟹,要抓它可不容易,它很快就钻进了洞穴中。我们就会用干燥的沙子往洞口填满,然后刨开,因为干燥的沙跟潮湿的沙颜色不同,看得很清楚,小蟹束手就擒。
说到刘五店,就不能不说“薪担物”(文昌鱼),这种无脊椎小鱼,散布在全世界,唯独刘五店最多。那个时代盛产“薪担物”,每天都捕个几十担,熬汁、晒干、配稀饭,吃都吃腻了,怎知今这么宝贝?
海陆变迁,上世纪70年代文昌鱼就消失了,后来发现转移到了欧厝和黄厝之间的海域。
94岁的许成坪老人讲述刘五店渔业往事。
“以前文昌鱼不值钱,两毛钱一斤,现在没有了。”高龄94岁的许成坪老人感叹说。
说到“薪担物”就不能不说“嘉腊鱼”(真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气比现在冷,农历八九月份,嘉腊鱼回游到鳄鱼岛附近越冬,渔民们早早守候着,每艘船都能捕到二三十条,每条一二十斤,大的三十多斤。哎呀!一堆一堆小山似的,好不壮观!
探访刘五店老街
狭窄的街道,寂静无人。
从清代至民国时期,刘五店一直是翔安半岛南部商业重镇。刘五店老街建在一条长长的堤坝上,外侧为避风坞,内侧为湖塘。小巷狭窄幽深,宽约两米,据说早先是鹅卵石路面,后来覆盖了水泥。两边都是二层楼房,共墙,前店后宅。店面多为单间开,中间设门,左右两个大木窗,窗板放平就是柜台。穿过类似竹竿厝的狭长房间来到后门,豁然开朗,眼前就是避风坞。店家往往用石柱撑起一个平台,可以观景和装卸货物。
商业时代的门窗,窗板放下可变成柜台。
在家门前织网的阿婆。
一条临海的古代商业街市,原封不动地遗留下来,在厦门堪称奇迹。猜想过去,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因为这是商业街,每户只拥有一开间的狭长房屋,难以在原址兴建楼房;二是当地华侨多,产权复杂;三是村人有钱,纷纷去外面兴建阔绰的楼房。
我觉得,刘五店老街像一件过时的衣服,被人遗弃,衣袖间灌满了昨日的风。
刘五店的人
《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
这几天,我翻阅2011年版《厦门市翔安区志》,见到下册第892页上记载:高云览(1910-1956),著名记者、作家。本名高怡昌。翔风里刘五店(今新店镇刘五店)人,出生于嘉禾里(今厦门岛内)。
可见,高云览先生的祖籍地,的确是翔安区新店镇刘五店村。
光华学校旧址,当年的红砖校舍只剩破败的一间。王少新 摄
奇女子叶香秋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高勇志 萧春雷 王少新 图/萧春雷 来源:最厦门圈
厦门晚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