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最高分辨率是什么?
照片的质量取决于其分辨率吗?
了解景深的概念后,我们再来看看照片大小和质量的影响因素。通常来说,高分辨率的照片会更清晰。分辨率指的是图像中像素的数量,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图像就越清晰,打印质量也会更好,同时也会增加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分辨率是衡量位图图像中数据量的参数,通常用每英寸像素和每英寸点数来表示,包含的数据越多,图形文件就越长,细节也就越丰富。例如,在相同大小的显示器上,一张分辨率为4000×3000像素的照片比一张分辨率为2000×1500像素的照片更清晰。
但是,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其他因素如摄影技术、镜头质量等也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分辨率只是其中之一。数码相机的最高分辨率是由其内部感光元件的大小决定的,当然,拍摄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分辨率的大小,同时也决定了拍摄照片的尺寸大小和所占用存储卡空间的大小。
一般来说,数码相机为我们提供了JPEG和RAW两种照片格式,全画幅还有TIFF格式。RAW格式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是一种图像质量无损的图片格式。RAW格式的宽容度高、色彩深度高、降噪效果好,更适合后期的处理。JPEG格式的照片则是在相机内部已通过影像处理器加工完成,可以直接出片。虽然JPEG格式的照片可以满足大多数拍摄者的要求,占用存储空间小,处理时间短,但它却是经过压缩的图像压缩格式文件,一定程度上有损画质。
JPEG格式的优点是可以压缩图片文件大小,适合用来存储高分辨率照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图像所占存储空间与图像质量相关。简单来说,占比的存储空间越小,图像质量就越低,清晰度也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