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米”这个测量单位的历史,它的演变过程可谓是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人类对于长度和距离的测量追溯至远古时期,其演变过程丰富多彩,从非十进制到十进制的演变。在全球范围内,度量衡的统一是人类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更好地征税、开展贸易以及商品交易,度量衡的统一变得至关重要。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实现度量衡统一的国家之一,公元前359年,秦朝商鞅变法之后,统一度量衡的法律开始实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单位的政策。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尺,大约是一个普通人从手腕到肘部的长度,也就是现在小臂外侧的尺骨长度。在秦朝,标准尺的长度约为23厘米。尽管如此,长度的测量在当时仍然十分混乱,还有许多其他的单位用来表示长度,例如:
拃,读作zhǎ,指的是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或小指)的长度,比如我们常说的一拃长。
另外,还有五尺曰墨,六尺曰步,七尺曰仞,八尺曰寻,十尺曰丈,一百五十丈曰里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活动范围和交往需求不断扩大,更大范围内的度量衡统一变得越来越迫切。一个理想的单位制度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基本单位要准确客观,二是经济性要相对科学。
后来,建立一个更科学的单位制的任务落在了法国的肩上。这是因为18世纪末,法国具备了创造新的计量标准的客观条件:
在1790年5月8日,法国国民议会作出了对度量衡制度进行改革的决议,并把决定度量衡规范的具体事项交给了法国科学院。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法国科学院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拉格朗日(数学家和力学专家)、拉普拉斯(力科学家和天文学家)、拉瓦西(化学家)、德邦达(测量仪器设计师)以及科学院秘书等人组成,并由拉格朗日担任委员会主席。
该委员会首先采纳了拉格朗日提倡的以十进制作为标准单位的建议。在1790年10月27日,委员会正式决定将计量单位统一为十进制,这一决定使得计量单位的十进制与数的十进制得以统一,极大地便利了计算过程。
其次,委员会对长度和质量的单位进行了讨论。他们决定采用从赤道到北极的百万分之一米作为米的定义,百分之一米作为厘米的定义,以及1立方分米的纯水作为基本质量单位。在1791年3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正式通过了这项提案。这些基本单位的制定原则是以自然界的客观量为依据。此后,许多法国科学院的专家投入到标准量的测量和测定工作中。
法国国民议会大厦
之所以选择从赤道到北极的十分之一米作为长度单位,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15至16世纪,伴随着全球航海业的飞速进步,一种与航海有着紧密联系的长度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那就是海里。大约每一海里对应地球大圆角度的一分钟,这对于导航来说非常便利。只需测量星空与原始位置的差值,就能直接得出距离。新的长度单位也应该能够满足航海的所有需求,因此,大圆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赤道到北极长度的十分之一百万分之一,被定义为1米。在那时,委员会原本打算将直角从90°改为100°,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如果计划能够实现,那么在大圆上每一度航行100公里将会变得非常便捷。
下面,我们要对地球子午线的长度进行测量。天文学家约瑟夫·德·兰布尔和安德烈·迈尚勇敢地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们决定从巴黎开始,徒步前行,完成从敦刻尔克到巴黎,再到巴塞罗那的子午线测量。博学的德·兰布尔选择从巴黎向北,而细致的麦尚则选择从巴黎向南。当他们分别抵达目的地敦刻尔克和巴塞罗那后,他们便开始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最后,根据实际测量数据,他们计算出了一米的长度。然而,那时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汹涌浪潮之中,社会动荡不安。这两位科学家常常冒着被捕的危险。在巴黎郊区,德兰布尔多次躲过了狂热派的追捕,甚至几次险些被处决。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战斗中,迈尚作为法国间谍被俘。
经过七年的艰苦跋涉,德·兰布尔和迈尚终于在法国南部的卡尔卡松要塞重逢。当他们带着调查数据返回巴黎时,拿破仑·波拿巴已经成为了法国的新领导者,法国的政治局势已经恢复稳定。巴黎人民像英雄一样欢迎他们。崇尚科学的拿破仑也对他们给予了高度赞誉:“胜利如同过眼云烟,但这一成就将永世长存。”
巴黎国际科学委员会还用纯铂制作了一根一米长的金属棒,以纪念这两位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1812年,法国颁布了“米制”,并在1837年开始在全国实施,使米制首先在法国打下基础。
从“档案米”到光波米:一个长度单位的演变
令人遗憾的是,执行测量任务的天文学家犯了一个小过失,导致1米的长度比预定长度少了0.02毫米。后来,通过精准的卫星测量,人们发现从地球极点到赤道的经度为100022.9万米,而非梅尚测量的1000万米。这意味着,1米的标准长度单位比预定长度短了0.02毫米。知名科普作家肯·奥尔德曾在《万物衡》杂志上透露,当麦尚返回巴黎时,他发现自己的测量存在误差,因为他在同一地点的两个测量结果不符。这个错误带来的愧疚使梅尚夜不能寐,精神几近崩溃。为了修正错误,他再次进行野外测量,却在测量途中因疟疾而丧生。
在1799年,法国科学家根据测量结果制作了一根横截面为3.5mm×25mm的铂金棒,棒的两端距离被设定为1米,交由法国档案馆保管。因此,这种铂金棒也被称作“档案米”。这便是“米”的最早定义。
到了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对计量定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除了温度要求外,还提出了原仪表必须保持在1标准大气压下,并对放置方法进行了具体规定。
然而,使用米作为衡量标准存在着诸如材料变形、测量精度低(仅0.1微米)以及难以满足计量等精密测量的需求等问题。此外,一旦原始米器出现损坏,便无法进行复制,而复制品与原始米具的一致性很难保证,这给使用国带来了困扰。因此,人们一直渴望使用自然量价值作为单位基准。
在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宽窄不一的氪86同位素谱线。借助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易被破坏的自然标准,即以光波长为单位的自然标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时间和光速的测量精度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因此,在1983年10月巴黎举行的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专家们通过了一个新的米的定义:“米是光在真空中以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所行进的距离。”
新的米定义取代了基于谱线波长的米定义。
从“本土米”到“国际米”
采用国际单位制有助于我国更快地融入国际科学界和工商界,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象征。
1984年,我国发布命令,开始根据国际单位制和其他非国际单位制,采用法定单位。当时,考虑到公众的习惯,中药方剂的计量仍保留在市场上;1979年1月1日,中药方剂计量开始采用公制。自1991年1月1日起,法定单位制正式成为我国唯一的法定计量单位。
迄今为止,全球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分都已接纳国际单位制。然而,美国、缅甸和利比里亚这三个国家仍然执着于英制,拒绝公制的引入。后两者或许是出于习惯使然,但美国则因其科技、工业和教育领导者的地位而对此有所抗拒。
然而,美国也因为这一立场付出了代价。除了单位转换的繁琐给教育和交流带来困扰外,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1999年,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气候探测者”号在抵达火星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按照科学家的预测,它距离火星的距离比预期要近60英里(约96千米)。这并非由于时空关系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火星气候探测者”号的研制过程中,两个测量单位之间存在矛盾。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在计算过程中使用的是公制单位(如米和厘米),而提供导航软件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工程师却使用了英制单位,如英尺、英寸等。因此,由于测量单位的误差,这艘耗资8000万英镑的火星气候探测者”号最终“陨落”在了火星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