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木头与风味有什么关系?
文 | 史军
图 | 张洋
烤鸭要选果木、烧鹅要用荔枝柴、新疆大串则需要红柳……对于这些美食来说,木头不仅仅是燃料,更为其增添了独特风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木头,你又了解多少?
橡树牡丹皆可为柴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足量的燃料来支撑,薪柴从哪里来就成了人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因为地广人稀,木柴俯首可得,人们也逐渐注意到不同木柴之间的差别。西周时期还出现了专门掌管薪炭的官职,并且以树名、炭名为名,《周礼·秋官·柞氏》中记载:“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好烧、耐烧(热值高)、无毒无异味,就是木柴的选择标准,各地森林中的壳斗科植物,特别是各种栎树(橡树),就成非常好的选择。
还有一些含水量低且容易燃烧的植物茎秆也会被当作木柴来使用,如山楂和牡丹,《齐民要术》中是这样描写的,“朹……多种之为薪”。这里的朹就是中国古人对山楂的称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第一次将朹编入果部,山楂才有了水果的身份。
袅袅炊烟带来的美味
对大多数朋友来说,这似乎是个很陌生的名字。我们可以去翻找一下家中的止咳糖浆,成分表里八成有一种叫“愈创木酚醚”的成分,那就是愈创木酚与甘油结合生成的产物,可以起到祛痰镇咳的作用。附带说一下,我们今天吃到的多数香草味冰淇淋中都添加了香兰素,而愈创木酚也是合成香兰素的主要成分。
当然,我们的祖先熏制腊肉并不仅仅是为了这点气味,更重要的是愈创木酚具有相当强的抑菌和抗氧化能力,这也正是烟熏腊肉能长时间保存的关键原因之一。
看来,烟熏风味,不仅仅是一个诱人的美食风味。
秸秆和铁锅让炒菜流行起来
北方很多地方并没有熏制腊肉的传统,一是因为其水热环境并不适于肉类发酵 ;二是因为并没有烟熏的条件。北方的大部分农耕区域特别是中原区域,因为人类活动频繁,到了唐宋时期,在城市周围已经很难找到大规模的薪炭林,所以卖炭翁也只能是去往路途遥远的南山之中伐薪烧炭了,木炭也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享用的。
燃料质量的下降必然会带来烹饪方法的改变。好在这一时期,冶铁技术有了大发展,铁不再是仅供兵器使用的战略物资,铁锅逐渐成为普遍使用的器具,再加上植物油料生产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烹饪方式出现了,那就是炒。把食材切成薄片或者小块,在铁锅的热油中快速翻炒,就可以达到烹制熟成的目的。即便是只有质量不高的农作秸秆,人们也能在其短时间内提供的高温下完成烹饪。
明清之后,玉米传入我国,在提升粮食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薪柴的供给问题,那些不可食用的玉米秸秆以及玉米穗芯都是很好的燃料。而秸秆能成为燃料的主力,是因为有一个技术储备,那就是风箱。风箱最初的雏形是春秋时期冶炼使用的橐,这种鼓风设备在历经千年演化之后,最终在宋朝时形成了风箱,保障了烹饪所需的温度,也影响了烹调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薪柴,不仅仅是向自然无度地索取,很多地方的朋友很早之前就开始种植薪炭林,实现了生态经营。
包烧,生态经营带来的美味
铁刀木林是傣族朋友进行生态经营的典范工程。人们要煮饭,要取暖,都需要燃料来支持,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去砍伐雨林中的树木,获取柴火。但是这种做法无异于涸泽而渔,砍伐森林最终会带来人类无法承受的生态恶果。在西双版纳,傣族朋友很早之前就懂得与雨林的和谐相处之道。“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人就无法生存”,这段傣族朋友世代相传的谚语,完美诠释了朴素生态发展理念。
那么在缺乏煤炭、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的雨林当中,人们又该如何解决燃料问题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种树。
在雨林中生活,竹筒和芭蕉叶都是唾手可得的材料,反倒是锅碗瓢盆不容易获取,结合铁刀木提供的炭火,于是包烧和竹筒饭就成了雨林美食的选项,时至今日,仍然是傣味菜肴的核心组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并不是简单的乡愁,这背后更多的是自然环境渗透在我们基因和文化中的记忆。今天,我们有了一些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但是被自然决定的种种特征依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的口味和行为,依然没有脱离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影响,所有烹饪方法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构。
责编 | 王者嵩
校对 | 予津
本文内容选自《中国烹饪》杂志2024年3月刊,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
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更多专题菜谱
排骨 | 牛肉 | 羊肉
鸡肉1 | 鸡肉2 | 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