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法创作思考
作者 / 张 继
张继近照
张继 樊增祥《汲县与竹延别》 纸本 180×97厘米 2021
张继 刘邦《大风歌》 纸本 69×68厘米 2019
张继 诗经·王风·采葛 纸本 137×69厘米 2017
张继 自作诗《使命》 纸本 137×69厘米 2020
四是实现古法与现代人文的有机结合。人文,即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将艺术本身的规律与社会人文相融合,是艺术家创作一生的追求。刘熙载在《书概》中提到:“书法犹如人,体现其学识、才华、志向,归根结底,就是表现其人的本质。”众所周知,缺乏意境的艺术被认为是浅薄的,这就要求作者不仅注重技法修炼,更要培养气质。可以说,气质是各种艺术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全面修养的自然呈现,更是精神气质的无意识外在表现。正所谓“功夫在字外”,当代书法创作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全面修养的支持至关重要。在我国书法历史长河中,所有被尊称为大家的书法家都具备深厚的学识。书法以外的广泛知识就像植物所需的土壤,如果没有土壤中持续的营养供应,植物的生命力必然会耗尽。
张继 兰亭奖创作感言 纸本信笺 32×22厘米 2017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进步、创新和传统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真正称之为进步。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在我看来,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在以下12个方面得到了具体体现。
张继 自作诗《中国书画千字文》(局部) 纸本 2014
张继 翰不虚动 陶印 4×4厘米 2011
张继 敢为 巴林石 2×1.3厘米 2011
张继 共克时艰 青田石 3×3厘米 2020
张继 古不乖时 陶印 3×3厘米 2011
第六,复杂多变的矛盾关系。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是由矛盾的元素构成的统一体。如果艺术创作中失去了矛盾,那么作品就会显得贫瘠,注定是失败的。在保持和谐统一的前提下,作品中所包含的矛盾越尖锐、越突出、越丰富,那么这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会越强。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不仅要学会解决矛盾,还必须先学会制造矛盾。在学习初期,就要善于从古人的经典碑帖中挖掘矛盾,理解古人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路,并掌握其方法和技巧。为什么经典作品的感染力如此强大,能够一代代传承至今,就在于它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因此矛盾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用笔、用墨、结构等要“简约而不简单,丰富而不繁琐”,这实际上就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
张继 三省 寿山石 2.5×2.5厘米 2019
第七,实现和谐统一的视觉呈现。在处理复杂多变的矛盾关系时,关键在于如何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和谐统一。统一性不可或缺,但变化也同样重要,如何在矛盾与统一之间找到平衡,是书法艺术中的一大挑战。有些书法家穷极一生的努力,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其作品要不就显得单调无味,要不就陷入混乱无序。能够成功解决复杂多变的矛盾关系,使之一致并融入某种风格,这体现出书法家的艺术感知和综合能力。
第八,展现鲜活灵动的生命力。在书法艺术中,形体的确是重要的一环,但神采更为关键,因为神采代表着生命的展现。在临摹的过程中,书法家不仅要力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力求“形神兼备”。就像绘画一样,如果只是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形态,但作品却显得刻板、僵硬,缺少生命力,那么这样的作品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因此,艺术创作需要在理念上先建立正确的认知,然后才能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张继的寿山石作品,尺寸为1.8×1.5厘米,创作于2014年。
第九,融会贯通的综合性技巧。融会贯通就是要突破书法本身的束缚,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创作陷入困境时,如何摆脱束缚?我认为首先要保持冷静,进行反思。可以尝试回归古人经典,从中汲取新的元素,然后再进行创作。同时,也要拓展视野,吸收更多的资源。如果过于拘泥,就需要增强勇气。总的来说,要想超越自我,挖掘更深、视野更广、勇气更大,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融会贯通的综合性技巧也被称为外部借鉴,如果笔触生硬单一,可以参考绘画中生动的笔触;如果点画过于柔美,缺乏力量感,篆刻中刚劲的刀感一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印外求印、书外求书就是这个道理。所有艺术门类的内在规律实际上都是一致的,融会贯通就能事半功倍。
张继 虚谷(附边款) 寿山石 2×1.5厘米 2014
第十一,无声无息的文化修养。说到文化修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具体到书法,比如用字,古代碑刻中的许多错别字实际上就是错字,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但可以学习其用笔、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实际上,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是文化修养的一部分。广义上的文化范畴太大,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即使是狭义上的文化也包括很多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持续积累,这些知识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们的创作中,从而提升作品的质量。
张继的匜(附带边款)青田石作品,尺寸为3.5×2厘米,创作于2014年。在这件作品中,作者强调了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在书法作品中的重要性。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与艺术形式相辅相成,犹如车轮之于马车,翅膀之于飞鸟,缺一不可。过分注重艺术形式而忽略思想内容,无疑是对文化思想的忽视。试想,一件思想内容低俗的作品,艺术水平再高,又怎能被人们欣赏并悬挂于厅堂之上呢?
尤其是当代书法展览,尤其是高层次、高规格的展览,观众对那些过于熟悉且缺乏新颖感的作品,也会影响整体的观感。消极、低级趣味的内容,实际上就像书法中的错别字一样,是无法忽视的硬伤。
一件优秀的作品,应当具备这12个方面的要素。这些要素有的关乎书法本身,有的涉及其他相关领域;有的直接影响作品,有的则是间接影响;有的特别重要,有的则是必须关注的。我也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这12个方面,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
(本文原载于《美术观察》202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