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度是什么?应该如何计算才最准确?
建筑密度的概念
7500÷50000×100%=25%
比如在住宅小区项目中,一般规定建筑密度不应该超过某个数值,也就是设置最大值,以保证消防安全、采光通风以及居民有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公共绿地、健身场地等。所以住宅小区的建筑密度对居民的居住体验和舒适度的影响非常大。下面这个表就是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对居住街坊建筑密度的具体要求:
而在工业项目中,对建筑密度的要求和住宅小区正好相反。出于集约节约用地的考虑,工业项目的建筑密度要求设置的是最小值,也就是不能低于某个数值。一般的工业项目要求厂区的建筑密度不能低于40%,避免土地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
建筑密度如何准确计算
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虽然非常简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如何计算却经常出现争议。由于建筑密度只和两个指标有关,一是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二是建设项目的总用地面积。而建设项目的总用地面积是不会出现争议的,土地出让了多少,面积都是固定的。主要问题就出现在建筑物的基底面积这个指标上。
由于现行的国家标准对于基底面积这个术语并没有过多的解释,所以对于基底面积的计算就出现很多不尽相同的观点。因为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基底面积就是建筑物落到地面上和地面接触所围成的这个截面的面积。如果是一个规则的建筑,这个面积和建筑物的底层建筑面积是一样的,不存在争议,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加油站的罩棚:
罩棚的顶面积很大,但是下面只是通过几根柱子撑在地面上。如果我们仅仅按照几根柱子的截面去确定基底面积,显然是不合适的。
再比如很多住宅楼最底层设计有架空层,就像下面这样:
这种情况下基底面积如果只计算架空层柱子和墙肢和截面面积,也是不合适的。
所以在计算建筑密度时,基底面积的确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目前公认比较准确的计算基底面积的方法,是按照建筑首层投影面积计算。这样就可以将诸如加油站罩棚、住宅楼架空层这种底层周围没有围护的建筑,在计算基底面积时,以首层的外围结构围合起来的平面,作为基底来计算面积。
而对于一些细节的地方,主要是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中按照一半计算建筑面积或者不计算建筑面积的一些特殊建筑构件,可以按照规范规定对建筑面积进行折减后再投影到基底上。
例如:无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室外楼梯,根据规范规定建筑面积按照一半考虑,那么在计算建筑密度时,就可以按照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基底面积。
再例如一些局部突出建筑物的小型雨棚、挑檐、散水、地下室的疏散通道、非机动车车棚等在计算建筑密度时,可以不计入基底面积。也就是说可以不参与建筑密度的计算。
另外,工业项目的建筑密度计算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规定。
工业企业项目的建筑密度(建筑系数)
在工业项目的设计中,建筑密度并不叫建筑密度,而是有一个专业术语——建筑系数。这就说明工业项目的建筑密度计算还是和民用建筑有一些差别的。
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对建筑系数的计算公式有明确的规定: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工业项目在计算建筑系数时,基底面积不仅要计入建筑物的基底面积(这里称为建筑物用地面积),还要计入构筑物用地面积、露天设备用地面积、露天堆场及露天操作场用地面积。这是因为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通常都会有大量的生产框架、高炉等构筑物、储罐、控制器等大型露天设备,以及占地很大的露天堆场和操作场地。这些都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建筑系数时,应当将其计入。具体的计算方法也在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1、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新设计时应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建筑轴线计算;现有时,应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面尺寸计算;圆形构筑物及挡土墙应按实际投影面积计算;设防火堤的贮罐区应按防火堤轴线计算,未设防火堤的贮罐区应按成组设备的最外边缘计算;球罐周围有铺砌场地时,应按铺砌面积计算;栈桥应按其投影长宽乘积计算。
2、露天设备用地面积,独立设备应按其实际用地面积计算;成组设备应按设备场地铺砌范围计算,但当铺砌场地超出设备基础外缘1.2m时,应只计算至设备基础外缘1.2m处。
3、露天堆场用地面积应按存放场场地边缘线计算。
4、露天操作场用地面积应按操作场场地边缘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