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调:双色面板在Moldflow仿真分析中的变形改善研究
0 引言
1 制品结构分析
面板的外观要求:边角不能有尖角和飞边,圆角过渡要平缓;平面不能出现较大的拱起和塌陷,要求拱变形≤2mm,塌陷变形≤0.5mm;外观面要平滑透明,不能有困气、亮斑、黑点和熔接线。
基底料厚分析如图2所示,局部减薄的显示窗位于第1次注射面板上,第1次注射主体壁厚为2.0mm,显示窗主体壁厚为1.0mm,尺寸为107mm×56mm,距离制品边缘92mm,减薄区域至主体壁厚区域需渐变过渡。
覆盖层料厚分析如图3所示,第2次注射主体壁厚为1.9mm,宽度方向距离边缘浇口35mm,壁厚为2.5mm,以便于引导第2次注射的熔体,防止冲熔第1次注射成型的制品。
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2.2 制品充填模拟和变形分析
(1)面板基底浇注系统确定。基底作为面板的装配结构和支撑骨架,浇口位置的设计如图5所示。由于基底的可见面均为外观面,采用热流道和点浇口的进料方式,点浇口直径为φ1.0mm,面板的总长为915mm,在长度方向每2个浇口间的流长不超过200mm,且G1与G2浇口间为面板显示区,该处局部减薄,为减小基底的最大注射压力,需要在减薄区多增加1个浇口,最终确定采用6个浇口同时进浇,模流分析如图6所示,G1、G2与G3三个浇口间在充填时会出现困气,无法通过分型面排气,在模具设计时,该位置动模侧设计排气镶件。浇口同时进浇会产生5条熔接线,如图7所示,由于第2次注射PM?MA材料,熔体温度为250℃,直接作用在第1次注射成型的制品上,可以将熔接线淡化,不影响外观效果。
面板覆盖层的浇口位置设计如图8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9所示。由于覆盖层为面板的外观,外观表面不能出现浇口断点、亮斑、困气和熔接线等缺陷,采用热流道转侧浇口的进料方式,7个浇口采用时序控制依次进浇(其中G8浇口先打开),另外由于面板宽度尺寸较大,单侧注射会导致注射压力过大,为减小注射压力及防止第1次注射成型基底被高压熔体冲熔,需将侧浇口设计为长条状浇口,待熔体注射完成后,需采用机加工去除长条浇口凝料。
(2)充填工艺参数分析。对面板基底和覆盖层分别进行充填分析,得到相关的工艺参数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面板基底和覆盖层的充填时间分别为1.6s和3.5s,充填时间较短;因成型双色制品的限制,基底最大注射压力为104.5MPa,去除浇口压力后型腔压力为57.81MPa,注射压力损失在流道中;第2次注射压力为99.22MPa,去除浇口压力后型腔压力为85.02MPa,两型腔压力在100MPa内,流动前沿温度低于材料分解温度,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案及注射工艺参数的设定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3)面板变形结果分析。由于空调面板的基底要通过卡扣与罩壳进行装配,具有严格的变形要求,脱模方向的拱变形≤2mm,塌陷变形≤0.5mm,图10所示为面板在脱模方向变形分析结果。由图10可知,面板在脱模方向呈整体拱变形趋势,制品上面的变形量约为-4.10~2.19mm,共计6.29mm,超出装配尺寸要求。
2.3 预变形量的确定及结果验证
模具预变形是将型腔设计为成型制品变形的反方向,相当于对变形进行补偿,使脱模后的制品变形量达到质量要求,传统模具依靠经验设计,但是模具需反复修改,甚至报废。设计预变形时选择相反方向,预变形比例因子需结合制品结构特征,具体为制品长度方向的拱变形对装配影响最大,因此对制品长度方向进行预变形设计。
模具设计预变形后,制品结构发生变化,相同工艺参数下,制品在模具型腔中收缩与之前不一致,变形量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制品预变形并不能按照1∶1比例因子进行设计。依照传统设计经验,按照变形量结果的60%进行预变形设计,成型制品可以满足变形要求,具体预变形量为6.28×0.6=3.768mm,取整后预变形量设计为4mm,如图11所示。将预变形后的模型导入Moldflow软件中,进行模流分析,预变形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预变形后制品变形量约为-2.67~1.60mm,共计4.27mm,预变形后分析变形量依然较大。由于设计了4mm的反向预变形,预测最终制品平面度变形在2mm内,尝试按照4mm预变形量制造模具,第1、2次注射的模具结构如图13、图14所示。
双色面板注射模结构如图15所示,模具工作过程:第1次合模注射,制品材料为白色PC,采用热流道转潜伏式浇口进料,第2次注射材料为透明PM?MA,热流道转侧浇口进料,设计预变形的第1次注射熔体充满型腔成型后,半成品位于动模,随即开模,此时不推出半成品,动模旋转180°后合模,第2次注射透明PMMA材料覆盖到第1次注射的半成品上,制品冷却收缩后,开模推出,机械手在第2次注射动模一侧取件,实现自动化生产。经过试模验证,制品成型合格,冷却时间控制在30s,成型效率得到提升,实际成型的制品如图16所示。
介绍了Moldflow仿真软件对空调分体机双色面板成型仿真分析的方法,通过仿真分析指导模具预变形设计,对预变形后的模型进行迭代分析,预测最终变形结果,为缩短模具开发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解决制品变形、提高生产效率及制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原文作者:赵庆晨, 李遂杰, 陈瑞珠, 陈红星
▍作者单位: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